我说下自己驾驶证考试科目二考试体验
1、桩考试前等待非常熬人 我等了两个小时 。桩考5号 都会紧张 车比平常难开 速度慢下来 留点时间给自己想了解。 实在忘记回轮是否正 就先往一个方向打死 然后转两圈回来。
2、内路考试可以和陪车助考聊两句 缓和一下紧张氛围,抽考科目没见有过百米加减档 其他都有井盖几率小些。然后每一个科目别忘打灯 慢慢来,车慢了就比平常练习容易 再加上小技巧。。。你了解的 慢速项目都不是问题,不幸抽到限速门 行车速度必须要够 最后撞了一根杆 80过关。
驾驶证网
考试还是非常严格的毕竟都是电脑监控没什么空子钻 大伙训练的时候用心些 别等着考试耍小聪明 都能过的。最后祝大伙考试顺利!一次拿本。
咱两个一天过。限宽门昨天好像成了必考,我是下午考的,限宽+直角,联训同车的MM和另外几个人都是限宽+井盖(大伙都感慨下午的题难),手气最好的一个MM抽到了限宽+起伏(但她折在坡起上了,大家都替她可惜),Q群里有个上午考的MM,限宽+单边。
由于听说不少人郁闷地折在灯上,我生怕自己忘打灯,或是微调方向的时候刚好到了专管灯的那颗摄像头面前(后一种状况更冤啊),除去做项目的时候,我几乎灭了就补,有空时还专门腾出一根手指头抵着灯的开关,反正内路的灯多打和打错了不扣分。
考完最大的感触是:大兴公交驾驶证考试科目二考验的不止是技术,更是心理。
掐指算来,心理方面有四关要过:
步骤/办法
1:1、等待关
我等桩等了1个多小时,双眼都看酸了。开始的时候还想:“千万不要叫我,让我晚点考。”等熬到后来,双眼都绿了(屏幕上的字是红的,盯久了向别处看,眼前只有一大片绿色——红色的补色),想法彻底变成:“如此熬着太难受了,快点考完吧,早死早托生。”
2:2、记忆关
我是个慢性子,虽然口诀已经背得烂熟了,但紧张起来,有时也会选择性地短暂失忆,忽然记不清是该左打满还是该右打满了(天,差四圈得歪什么地方去啊)。为了预防出现误操作,每做一个动作还是按上课时教练说的,停下来想了解了再做。自己没记时,但全程下来时间一定短不了。好在没抽到井盖,不然那辆车昨天下午剩下的时间大概就成我自己的包场了。假如碰到的助考是个急性子,看我做动作的心情,估计跟我等点名的后半阶段心情差不多了。(可怜的助考,如果一天碰上几个像我如此的考生,估计不是会被磨练得发狂,就是会被磨练得超级有耐性。 )
3:3、干扰关
1、桩
最初移库,电脑说:“请将车开到起点。”我心里说:还没有倒库呢,一定是误报。于是,不理,接着做。
刚做二下。考官说:“停车下车。”我心里说:二下还没有做完呢。问考官:“是说我吗?”考官说:“不是,做你的。”于是,无视,接着做。
再于是,就过了。
2、路
左侧,是限宽门的一根杆秋千似的飘来荡去;眼前,是两辆车都折在坡起上,同时向后转;身边,是助考的手台不断播报某号车由于什么折了,让开回去。那感觉就像大伙一块去攻城,身边的战友不断倒下。悲壮之情自然地产生,用adam217的话说就是:“踩着牺牲的战友悲痛前进,我为你们报仇。”
考试前讲需要注意的地方的时候,说旁边坐助考员是为了安全和指挥考试路线。同时也说,假如旁边坐人会感觉过于紧张,也可以申请旁边不坐人。我听了这话乐了:科目三可以申请旁边不坐人吗?
坡起的时候,听说3号路好走,明明另外两条路空着,非排队走3号路不可,匣子角、雨刷凸、标杆柱三点一线时,把刹车一脚踩死(可怜的助考,我总怕点位过了,所以踩刹车一直跟踩蟑螂似的,比较狠,还好他不晕车),摘空挡,拉手刹,等电脑发下一个指令。结果电脑没说话,助考说话了:“你刚刚瞄了半天,这车还是斜的呀。”打开车门让我看,还问:“你需不需要下来看看?”可能他是好意指出我的不足,让我以后学习时注意改正。但训练时几个教练都千叮咛万嘱咐:电脑不说合格,不许开门下车,连把脑袋从车窗里探出去都不可以。所以听到最后一句,我使劲摇头,心里说:“不下不下我不下,电脑没说话。” 然后,他关门,我go on。
假如我是那个助考,等我这个考生下车将来,一定得嘀咕:这个家伙这么磨蹭,还死心眼,车又停得七扭八歪的,居然满分过了。
4:4、误差关
桩:场地是水泥地,比训练时的柏油路摩擦系数小。路:我那辆车的车座确如某些人传闻的那样比平常训练的车高中一年级点,证据是在用相同办法调座椅的状况下,能看到的车盖的面积比平常大。客观的改变加主观的紧张,导致我考试时,虽仍按平常记的点位做,但桩和侧方入库时,车身都比平常要斜一些。好在这两个项目只须留神一下右反光镜里面的后角杆,准时调轮,别倒过头,也能合格。其他的项目估计也是同理,大方向应该是没错的,小事别忘了因地制宜。
限宽门的场地比训练时难在拐弯之后调整的距离很短。我下了坡就升二档,怕速度过快踩着半联动,一进限宽方法口立刻给油,升三档,然后两只脚都放地上,只管方向盘(三档怠速),左-右-左-右地扭了四下,过了地上的钉状测速带后,助考让我踩刹车,我才减速。其中首次拐弯的时候,手位没到6点和12点,大概在7点和1点的样子,快到2门的时候,意识到角度不够,快点做到位,然后再做后面的动作。尽管出现了如此的误差,但还是一根杆也没碰就完成了。
以前,我练井盖的时候,曾见过前面一辆车左轮都快贴到井盖了,右轮离井盖巨远,但还是一个也没碰擦地过去了。
因此,我感觉,其实上课时讲的不少所谓的“点位”都是留有肯定的空间的,考试时,在努力做到精准的首要条件下,即使略有误差,也不必太慌神。
需要注意的地方
有不少事,历程时非常紧张,事后回忆起来,若能事前做好比较充分的筹备,事时调整好心态,便已胜利了一大半。
努力,放松,微笑,让大家一块加油,继续前行!